1月7日,濟南市政協委員、市教育局局長陳東生接受了本報采訪,暢談了今年教育部門的工作安排。
2013年是濟南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后一年,市內五區還將新建、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1所,使公辦幼兒園和在園幼兒比例均達到65%,而每個鄉鎮也都必須保證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。同時,在幼兒師資配備上,將按照梯次結構和年齡結構逐步充實教師隊伍。目前,幼兒園的師資主要分兩部分,一部分是帶有編制的幼兒教師,需要考取資格證。另一部分是聘用的保育員。今后,為了加強幼兒園規范管理,保育員也要考取相關的勞動技能資格證書,否則不能上崗。
凌晨排隊只為給孩子爭取一個入園名額,孩子入園后還擔心被“虐童”,學前教育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。
“校園志愿者的看管模式受到了學校、家長的多方歡迎,下一步將繼續在濟南的中小學推廣。”陳東生介紹,針對家長下班晚、學生放學無人看管的“四點半”現象,2012年10月,濟南市教育局推出了“愛在校園教育志愿者在行動”主題活動,在志愿者的看管下,組織下午放學后暫不離校的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體活動,解除家長無人照看孩子之憂。
活動開展一個多月后,報名志愿者的人數就超過了1500人,全市87所市區中小學、83所鄉鎮小學都組織開展了本次志愿者活動,并優先考慮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、學習困難及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服務。
目前志愿者的主力是老年人和大學生,雖然沒有酬勞,但教育部門會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鼓勵。高校大學生如果來做志愿工作的,教育部門可以出具證明,憑此可以到高校申請相關學分或作為社會實踐憑證。